白酒五大聚集营销策略
文章发表时间:2014-08-15

 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酒行业里面,该采用何等营销适应新的市场呢?

  对于弱势白酒品牌来说,企业的整体营销资源无法与大企业相比拟,但可以建立局部资源相对优势,强龙难压地头蛇,在强势白酒品牌的营销资源投放相对薄弱的市场称王。这就需要进行资源聚焦,把有限的营销资源(人、财、物)集中于区域市场,进行聚焦营销,需求单点突破,把单点市场做深做透,把品牌做大做强,在积累了更多的优势资源后,便可以根据地为中心逐步进行市场扩张。

  聚焦营销是一种企业营销资源投放规划策略,就是要对企业的营销资源进行整合、集中运用,实现有的放矢,避免企业资源分化;要建立企业的局部优势,实现以小博大,以弱胜强。聚焦营销就是要实现产品聚焦、市场聚焦、品牌聚焦、渠道聚焦和团队聚焦的有效资源整合。

  在营销战中,兵力集中法则,主要体现在七大个方面:产品聚焦、市场集中、渠道聚焦、政策聚焦、人员聚焦、要素聚焦等。

  一、产品聚焦

  产品聚焦,需要确定品牌主打主推的单一品种或品类;就是要进行合理的产品线规划,明确企业的主推品种、主打品类,把有限的营销资源全部集中在该单一品种或品类上,实现单品突破,通过单品的营销运做来塑造品牌。

  二、市场聚焦

  市场聚焦,要求白酒品牌在要拓展市场的布局上不要盲目,要集中资源先做样板或试点市场,把单一的区域市场做深做透,直至成为该区域的领导品牌后,再稳步向外市场扩张。简单的说,就是先建立根据地,建立自己的大本营,实现企业后方人、财物的资源保障后,再进行市场扩张。

  需要说明的是,中小白酒品牌的主战场不是固定不变的,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,有了足够的资本规划本地市场以外的根据地市场时,企业需要到更大的市场上与二线名酒和区域强势白酒品牌同台竞技。

  许多成长型企业的老总胸怀大志,但有时过于冲动,不考虑企业的现实资源而进行盲目市场扩张,最终的结局是每个区域市场都做成了夹生饭,经不起竞争对手的冲击!

  市场聚焦,首先明确企业的目标市场,是针对中心城市市场,还是针对三、四线的县、镇市场;其次要进行合理的市场布局和规划,明确市场开发的节奏、速度和计划;第三才是确定当前主打的样板市场,把企业的现有营销资源都集中于此,寻求强力突破,要把该市场建设为企业的根据地,要成为当地的领导品牌。

  三、渠道聚焦

  渠道聚焦是指白酒品牌根据实际情况,如果不能做到酒店、大卖场、团购、商超等全渠道覆盖时,可以选择某一个适合企业的渠道运作,直到这个渠道成为自己的根据地,再把这种优势辐射到其它渠道。

  凸透镜能够把所有的光线聚焦于一点,实现能量的有效聚焦,产生点燃物体的功效。中、小型白酒品牌的市场操作人员也应该发挥凸透镜的聚焦作用,把分散和有限的企业资源尽量的聚集于一个单一的渠道上,在这一聚焦点上实现超越行业巨头的竞争优势,并逐步通过复制运作,点燃更多的市场点。中、小型白酒品牌唯有通过聚焦化战略的实施,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,从而得以抗衡行业巨头,否则别无它路!

  四、政策聚焦

  企业政策投放通常是“量入为出”,销量大市场政策多。但是,根据地市场恰恰不能“量入为出”,应该根据未来销量投放政策,即按照根据地形成后的销量投入政策。这样的做法当然有风险,但是根据地建设试点时,因为市场范围不大,所以风险能够承担。一般根据地市场采取的“以资源换时间”、“以资源换市场”、“以十当一”。进攻型市场建设时投放政策最忌讳“添油战术”,即由于政策不到位而逐渐增加政策,无法形成爆发力。

  五、人员聚焦

  人员聚焦是指白酒品牌把有限的销售人员聚焦到某一区域、渠道或产品上,打人海战、歼灭战。在新产品铺市阶段,如果将人员分散,那么每隔10天业务员才能拜访一次所在区域内的终端店,市场效果不明显;如果把业务员集中到一起,分成几个小组,对某一个小的区域进行人海战术开发,所取得的效果会明显增大。

  分片包干、画地为牢是市场建设的大忌。市场建设要以未来销量配置人员,在销量并不大时,人员反而比较多。于是,进攻型地市场的人员政策就会与其他市场产生冲突,“提成制”、“包干制”肯定不适用。

分享到:

上一条:白酒代理商须知!降价促销的规律与技巧!
下一条:全球烈酒的六大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