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努尔哈赤
努尔哈赤,姓爱新觉罗、号淑勒贝勒,明万历十一年(1583),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子弟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,历时30多年,统一了当时很混乱的女真部落。公元1613年努尔哈赤途径此地,当地女真族人喜出望外并以大泉源好酒奉上,努尔哈赤喝过之后对此酒大为称赞留下1000两白银在此烧锅修泉扩建。公元1616年,努尔哈赤称汗建立“大金国”,钦点此地为清朝御用烧锅,大泉源酒为清朝御用贡酒,之后清四代皇帝康熙、乾隆、嘉庆、道光十次征调大泉源酒东巡祭祖。
张作霖
大泉源酒还有个别称“关东王酒”。据通化县县志记载,曾任奉天督军、东北巡阅使的“东北王”张作霖,1918年公务到通化县巡察,往桓仁返回,过高丽墓子岭后,忽闻阵阵酒香扑鼻而来,引得大帅酒瘾大发,他忙问道:“酒香来自何处?”礼送出境的通化县知事(县长)潘德荃忙答道:“是十里之外的宝泉涌酒坊”。他对侍卫下令道:今天晌午到宝泉涌“吃饭”。在宝泉涌酒坊的午宴上,他一连干了三碗。乘着酒兴,做了一首打油诗:“关东美酒喝个遍,好酒产在大泉源,人生奋斗几十年,大泉源酒永相伴”。并下令以后通化县以酒顶税,每年都要向奉天(沈阳)大帅府上交500坛大泉源酒(每坛200斤),一真延续到1928年,他的儿子张学良易帜离开东北。大泉源酒从此名扬关东大地。因此被民间称为“关东王酒”。